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

  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51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116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394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完成湿地保护修复面积3252亩,完成林草等植被生态治理面积2070亩。

  坚持河床、河岸统筹修复,打造良好生态基底。针对项目区内河床人为干扰以及河道冲刷、废弃采挖迹地、居民弃渣及季节性河流产生沟壑纵横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按照“因地制宜,降低人为干扰,适度疏通优化”的原则,在河道内侧保留一定的历史采挖迹地■◆◆,营造新的栖息生境,通过清淤和填方■◆★★,将河底泥污转移★◆■★◆、迹地整理优化,增加了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生存的生境,通过局部的滩涂恢复和水系疏通优化,完善了水生植物生境,连通了水系,营造了浅水区★★、深水区■★★、沼泽林等地貌,增强了水体能量交换流通及蓄洪能力,使健康水生态系统逐步构建成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该项目区及其周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协同实施极大改善了周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通过开展湿地宣教、文化保护、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和湿地公园系统生态景观◆■★★◆■,实现了■★■◆“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河美■■★◆◆◆”的生态格局,成为十余所中小学校科普教育、生态及生物教学实践的理想教育基地。初步形成以汾河绿色生态长廊为轴心◆■★◆★,辐射带动全域旅游的汾河旅游板块■◆,让静乐全域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汾河川湿地公园项目以及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的协同实施,真正把生态脆弱区转变成生态旅游区、生态休闲区、生态康养区,实现了生态建设★■◆、湿地保护、旅游扶贫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项目实施极大促进了区域生态游、庭院经济、农家乐等的快速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了全流域3个乡镇18个村村民收入增加。据统计■◆◆★,累计有2000人次参与项目建设,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参与湿地公园巡护管理运营★■◆★■◆,受益人口近万人。

  实现了华北平原和实施区域生态效益“双保障”★◆。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是汾河中上游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通过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连续7年汾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水质标准,2019年11月汾河断面出水水质达到I类标准,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奠定基础■■◆,也为构建华北平原生态屏障以及◆◆◆★■“一泓清水入黄河”提供保障■◆。

  因地制宜开展植被恢复,提升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针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地形、水土、生物等生态保护修复的主要影响因子将项目区划分为不同立地条件修复类型的场地■◆★,明确适合不同类型场地的生态修复优势植被种群★■◆。在河道内实施了退耕还湿500亩,恢复和重建了水生植被和草滩,逐渐形成结构完整的植被生态系统,消除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同时依据鸟类食性科学布点★◆◆,保留了10余亩可供种植的滩地,以提供鸟类及其它动物食源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植被恢复方面★★■,选择符合既定生态修复目标要求、生态习性与恢复区立地条件相适应、成活率较高、栽培技术适宜★◆、生长效果好且经济成本可控的植被种类。在恢复配置方面,按照植被由水中向陆地依次配置的原则——■■★■★“堤岸陆生植被→水陆过渡植被→水生植被★■★◆■◆”合理有效的过渡,使其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针对河流水质不稳定的问题,将生态修复工程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统筹考虑、灵活运用,恢复乔灌草多级植被。

  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以落实习视察山西时的“三个起来■■■★”指示精神为核心◆■★,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施工◆■、高质量推进,系统开展项目区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努力打造集防洪安全、生态修复★■★、改善环境于一体的具有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范例。

  实现了汾河上游水质和流域水生态环境“双改善”★★★。目前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2020年河滩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汾河出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标准,年均流量达16.2-18◆■◆★■.2米/秒。

  实现了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双提升”。项目建成以来★◆★◆,区域内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基本消除■★◆◆★,为鸟类构建了良好的繁衍栖息生境★◆◆★◆■,野生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对比项目建设前,仅雁鸭类数量就翻了3倍★◆★◆◆,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稳定增长势头。到2020年对比项目建设前,野生植物增加4属15种,野生动物增加16科51种。

  打造优质鸟类栖息地◆◆★,突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项目区共设有三处鸟类栖息地保护区域,面积总计600亩。具体做法■◆:一是针对游禽■■◆■★、涉禽的生活习性和捕食习惯■■◆■,适当补植蜜源■■、食源类植物,吸引昆虫鸟类◆★,构建多样稳定的群落结构;二是以群团式的栽植方式,营造低草湿地■★★、高草湿地和浅水植物湿地,为鸟类提供充足的活动、躲避等空间;三是封闭保育区,限制该区域的人为活动,减少对动植物,尤其是对鸟类栖息地的干扰。

  原标题:《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

  2017年6月■■,习考察山西时强调★★:“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2018年■◆◆★★,“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十三五◆■◆”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以下简称◆★■★“汾河川湿地公园项目”)是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的重大支撑性子项目■◆■◆,通过恢复汾河川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护水质、蓄洪调节、改善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实现筑牢京津冀乃至华北平原生态屏障★■★◆、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